发表:《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立法的历史经验与图景展望》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就将劳动立法纳入奋斗目标之中。党领导的劳动立法在工人运动、社会变化和时代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但早期劳动立法对劳动关系矛盾的判断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受“左”倾影响而提出的不切实际的利益主张,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阅读全文

劳动关系基础读物清单

为激励学习,特汇总一些劳动关系的相关著作。囿于精力和视野,一些经典之作尚未详细拜读,因此并未列入其中。未来将逐步增加和完善。

  1.  [英]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秘舒、凌旻华,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2. [美] 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商务印书馆,2[……]

    阅读全文

发表:《从形式诉求到实质要义:新<职业教育法>解读》

【摘要】新《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在立法思想、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方式上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质要义,具有重要的革新意义。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多重矛盾,包括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矛盾、就业导向与职业素养矛盾、发展基础与体系衔接矛盾等。在这[……]

阅读全文

电子邮件沟通的几点优势

在互联网渠道的沟通方式中,尽管有很多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但是电子邮件依然是学术和商务交流中最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无法被其他工具永远替代。总结一下它的几个优势特点:

一是有利于保持边界,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电子邮件不同于手机电话或者其他即时通信工具,它并不必然要求实时回复,可以选择特定的时间进[……]

阅读全文

劳动法基础学习读物清单

为激励学习,特汇总一些劳动法的相关著作。其中有的著作虽然出版颇为久远,但是不失其学习的价值。此外,囿于精力和视野,一些经典之作尚未详细拜读,因此并未列入其中。

  1. 王全兴:《劳动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
  2. 黎建飞:《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原理材料与案例》,北京大学[……]

    阅读全文

发表:《论隐性加班及其法律规制》

【摘  要】:管理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然而这非但没有使普通劳动者从烦冗的劳动中得到解脱,反而加剧了隐性加班带来的困扰。在这一现象背后,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依然持续地承受着工作上的负担,使其个人生活逐渐陷入物化的处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日渐加剧。研究认为,在资本与科技的相互交织之下,法定[……]

阅读全文

发表:《警惕技术进步下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力实现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作用于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其积极性与创造性被不断激发,适应科技与产业的变化,而劳动者权益却常常消解于组织化的管理体系之中,使劳动侵权现象更加隐性化与多样化。因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比传统的工[……]

阅读全文

发表:《高校学生雇员身份的认定及其规范构造》

【摘   要】高校学生是否具有雇员身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严重分歧。无论是原劳动部309号文第12条的基本立场,还是各学说争论背后所蕴含的共识,均表明学生雇员身份认定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劳动和教育的关系。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之下,采取劳动和教育的“两分法”认定学生的雇员身份具有可[……]

阅读全文

发表:《从分离到融合: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以劳动法教学为例》

摘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劳动法教学不宜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应当发挥其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当前,劳动法教学固守法学教育的一般性需求,但却忽视了其特殊性所在,在功能定位、体系建构和内容设计上存在着分离的现象直接掣肘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难以满足终身教育、职业教育的要求。基于终身教[……]

阅读全文

发表:《劳动抑或教育:我国高校学生助理制度的现实与反思》

摘要:我国高校学生助理制度被视为兼具劳动和教育的双重功能。在这种定位之下,尽管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功用,但是劳动功能与教育功能并未产生同步的积极效果,反而导致了教育功能的形式化和劳动用工机制扩张等现实问题,使得劳动与教育的定位相互消解,既不利于学生当前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无助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学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