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基础学习读物清单

为激励学习,特汇总一些劳动法的相关著作。其中有的著作虽然出版颇为久远,但是不失其学习的价值。此外,囿于精力和视野,一些经典之作尚未详细拜读,因此并未列入其中。

  1. 王全兴:《劳动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
  2. 黎建飞:《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原理材料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3. 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5. 田思路:《外国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6. 董保华:《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赵红梅:《私法与社会法:第三法[……]

    继续阅读

发表:《论隐性加班及其法律规制》

题目:《论隐性加班及其法律规制》 【摘  要】:管理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然而这非但没有使普通劳动者从烦冗的劳动中得到解脱,反而加剧了隐性加班带来的困扰。在这一现象背后,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依然持续地承受着工作上的负担,使其个人生活逐渐陷入物化的处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日渐加剧。研究认为,在资本与科技的相互交织之下,法定的工时标准及其民主管理方式逐渐被重塑和弱化,制度的漏洞又在现实中降低了加班的法律保障力度。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隐性加班泛滥的成因。研究建议,对隐性加班的法律规制,应当以规范雇主权力的运行为核心,妥善处理职工民主管理与企业劳动管理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合理的加班认定标准,[……]

继续阅读

发表:《警惕技术进步下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

题目:《警惕技术进步下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力实现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作用于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其积极性与创造性被不断激发,适应科技与产业的变化,而劳动者权益却常常消解于组织化的管理体系之中,使劳动侵权现象更加隐性化与多样化。因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比传统的工业社会更加复杂。 首先,敬业精神不是规避劳动法义务的借口。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变革和企业发展,但这一进步力量的背后离不开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高度执着、热情与辛勤付出,甚至不计回报的创造性投入。敬业是劳动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继续阅读

建国前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处理劳资关系问题三个文件的日期

中华全国总工会1949年年7月召开的全国工会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处理劳资关系问题的三个文件:《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关于私营工商业劳资双方订立集体合同的暂行办法》和《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暂行规定》。这是有史料记载的:

  1. 《中华全国总工会一年来的工作报告》,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李立三百年诞辰纪念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2. 全国工会工作会议》,载:上海总工会秘书处编:《解放后上海工运资料》(1949年5月—12月),上海:劳动出版社1950年版。

有文献提出,1949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对《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

继续阅读

“法学必须假定法秩序大体来看是合理的”

摘录卡尔·拉伦茨书中的一段话: “假使法学不想转变成一种或者以自然法,或者以历史哲学,或者以社会哲学为根据的社会理论,而想维持其法学的角色,它就必须假定法秩序大体来看是合理的。所谓的‘批判理论’,其认定的现行法不过是片面‘支配关系’的规定,也因此否定现行法的正当性,它不必费神审究个别规定、决定的争议内涵,因为消极的结论已经预设在那儿。而这种工作却正是法学所应致力的。它所关心的不仅是明确性及法的安定性,同时也致意于:在具体的细节上,以逐步进行的工作来实现‘更多的正义’。谁如果认为可以忽略这部分的工作,事实上他就不该与法学打交道。” 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继续阅读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这段话并非马克思所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通过注释的形式引用了19世纪英国工会活动家托·约·邓宁的一段话来说明资本家在利益驱动下的表现。见诸: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页。 马克思说:“如果按照奥日埃的说法,货币‘来到世间,在一边脸上带着天生的血斑’,那么,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而引用注释就在前面这句话之后,他引用的托·约·邓宁这段话是这么说的: 《评论家季刊》说“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

继续阅读

发表:《高校学生雇员身份的认定及其规范构造》

题目:《高校学生雇员身份的认定及其规范构造》

【摘   要】高校学生是否具有雇员身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严重分歧。无论是原劳动部309号文第12条的基本立场,还是各学说争论背后所蕴含的共识,均表明学生雇员身份认定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劳动和教育的关系。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之下,采取劳动和教育的“两分法”认定学生的雇员身份具有可行性,即基于实质的内容识别劳动要素和教育要素,以确定学生用工属于教育关系还是经济关系。只有排除学生用工中作为教育的特殊性要素,才能在经济关系中按照一般性的标准作出学生雇员身份的认定。“两分法”的思路遵循了雇员身份判断的一般性规则,解决了无法可依的困境,[……]

继续阅读

学习干货:国内外在线课程资源网站(MOOCs)大全

MOOCs,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为“慕课”,我国台湾地区一般称之为“磨课师”。为了学习的方便,小编整理了一些MOOCs网站,其中也包括一些教学视频资料等。 MOOC式网站

  1. 学堂在线   免费公开的MOOC平台,北京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大陆第一个由高校主导的MOOC平台。
  2. 好大学在线   上海交通大学发起的中国高水平大学MOOCs联盟官方网站,致力于在中国推出C9高校及985高校的优质MOOC课程。
  3. 中国大学MOOC   爱课程网携手网易云课堂打造的顶尖高校在线学习平台,据说是来自于39所985高[……]

    继续阅读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第十三届(2021年)年会

2021年11月20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第十三届(2021年)年会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平台经济下劳动关系的特点与规制,由山东管理学院承办。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年会采取腾讯会议线上的方式举行。高建东参加并发言交流。[……]

继续阅读

发表:《从分离到融合: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以劳动法教学为例》

题目:《从分离到融合: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以劳动法教学为例》

摘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劳动法教学不宜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应当发挥其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当前,劳动法教学固守法学教育的一般性需求,但却忽视了其特殊性所在,在功能定位、体系建构和内容设计上存在着分离的现象直接掣肘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难以满足终身教育、职业教育的要求。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劳动法教学的改革应当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职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促进劳动法知识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并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设计,以适应学生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并提高学[……]

继续阅读